<video id="h9t8k"></video>

<object id="h9t8k"></object>

    1. <wbr id="h9t8k"></wbr>

        <u id="h9t8k"></u>

          首頁 財經資訊 銀行 保險 擔保 證券期貨 小額貸款 典當拍賣 財富經 理財案例
          您當前所在位置:晉江新聞網>>金融頻道>> 財經資訊 >>正文

          央行態度可能正發生改變:降息降準遲遲未兌現

          www.phatpiticom.com來源:華爾街見聞 2015-06-19 15:55我來說兩句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  去年11月,中國央行時隔兩年的首次降息引燃了A股瘋牛,市場對央行的寬松預期成為牛市不斷上漲的重要引擎。但是現在,有一些微妙而關鍵的事情正在悄然發生。

            你有沒有注意到,在滬指攀上5000點之后,市場迎來數次大級別的調整,尤其是創業板,昨天更是經歷了一年半中最黑暗的一天。但是官方媒體卻保持沉默,不再像3000點時那樣為股市“搖旗助威、加油鼓勁”,證監會查場外融資也毫不手軟。

            從5月10號最后一次降息到現在,已經過了1個多月,市場預期的降息降準也遲遲未兌現。

            不少分析師都提到,政府關注重心已經開始從股市向債權市場傾斜。

            那么,這些是不是意味著,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正在發生變化呢?

            近期政策重心發生明顯轉向

            “如果仔細閱讀每周一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,可以發現近期政策重心發生了明顯的轉向,正在從貨幣政策轉向財政政策,體現在6月10日的常務會議內容中只字未提寬松貨幣政策,而通篇在強調積極財政政策。”海通證券(行情23.25 -5.76%,咨詢)宏觀債券分析師姜超團隊在報告中提及。

            報告稱:

            財政政策的核心是舉債,過去基建投資大干快上很多都是靠各種融資平臺高息舉債,但從去年開始的債務規范使得融資平臺舉債受限,體現為社會融資總量的持續萎縮,因而影響到了基建投資增長,體現為經濟增速的持續下滑。財政政策瘸了腿,所以14年以來一直依靠寬松貨幣政策。

            但從今年5月份開始,政府首先推出了1萬億地方債務置換,大家初始的理解是這1萬億是置換到期債務,并不是刺激經濟增長。但很快到了6月份財政部又推出了第二批1萬億債務置換計劃,而且這一次的目標明顯是沖著穩增長來的,因為財政部稱第二批債務置換資金主要用于償還13年審計的截止13年6月30日政府負有償付責任的債務在2015年到期的本金,但按照統計這部分到期債務僅為1.86萬億,再加上第三批債務置換的傳聞,意味著目前的債務置換計劃有點變味了,不僅是債務置換,而且是為穩增長提供彈藥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這一意圖其實也隱含在第二批債務置換計劃的公告中:

            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也是穩增長、防風險的重要舉措。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、地方財政收入增速持續放緩,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,有利于保障在建項目融資和資金鏈不斷裂,處理好化解債務與穩增長的關系,還有利于優化債務結構,降低利息負擔,緩解部分地方支出壓力,騰出更多資金用于重點項目建設?!?/p>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華爾街見聞早前曾提到,興業證券宏觀分析師王涵團隊也持有類似的觀點。其認為,前期股市的上漲使得政府對股市不再擔心,但貸款在內的債權融資并未出現快速回暖跡象,給穩經濟帶來壓力。從近期官媒的言論、以及銀監會明確國開行債信風險權重長期為零等來看,政府的重心更加明確轉向債權市場。

            6月15日人民日報較為少見的發聲呵護債市,文章援引市場人士稱,發展債券市場有利于緩解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,也有利于分散和化解金融風險、增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。

            興業強調,中長期通過股市助力經濟創新仍是大方向,但階段性政策呵護的重點從股市轉向債市,將是大概率事件。

            這種轉變的邏輯在于,托底靠債權融資、轉型靠股權融資,現在股權市場熱度可能已達到政府“目標位”。未來無論是存量債務滾動、還是經濟托底,都更多依賴債權融資。

            從最近幾個月的貨幣信貸數據來看,“借錢炒股”的情況很明顯。這限制了流向實體的資金,監管層對兩融的限制也是出于這種擔憂。政府把重心轉向債權市場,降低長端利率,可以刺激消費、投資等需求,以及引導貸款、民間資金等更多流向債權市場、實體經濟。

            短期政策重心變化為什么重要?

            海通認為,短期政策重心的變化必須予以高度關注。報告寫到:

            由于債務規范財政政策受限,因而政府實際采取了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,但其經濟效果并不明顯,但對股市效果極其顯著。而6月份以來政府明顯轉向了積極的財政政策,而且2萬億債務置換意味著積極財政得到了資金來落實,其經濟效果也很有可能在今年4季度以后逐漸體現。而如果積極財政政策短期有效,反過來也就意味著寬松貨幣政策的必要性下降,未來貨幣政策或進入觀察期,寬松政策可能會短期延后。

            因為貨幣政策決定利率,對居民儲蓄搬家以及企業估值水平都有正面推動。但假如未來政策重心由財政政策主導,就意味著居民儲蓄搬家乃至估值水平都會在短期受制,從而對金融資產價格產生負面沖擊。所以,對資本市場而言,短期最大的風險在于寬松貨幣政策延后的風險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根據其測算,從融資回升到經濟反彈通常存在3到6個月的滯后期,因此短期經濟可能依舊低迷,經濟的回升最早要等到9月份以后。這也就意味著8月份以前的貨幣政策應該還會保持寬松狀態,而真正的風險在于9月份以后,屆時寬松貨幣政策將受到兩大挑戰,一是國內積極財政巨額發債之后經濟通脹可能短期反彈,二是美國9月的加息沖擊!

            從債券市場來看,由于地方債的巨額發行,導致10年期國債利率在近期創出年內新高,10年和1年期國債利差一度超過200bp,接近09年初的水平,海通認為這意味著債券市場產生了非常強烈的經濟復蘇預期,也意味著對寬松貨幣政策的持續性產生了擔心。

            其還提到一個有意思的觀點:未來寬松貨幣和積極財政可能會交替使用。

            從更長期的視角來看,財政政策的效果是有限的,因為財政政策靠的是舉債,等同于透支未來,因而其效果受到舉債能力的約束,因而今年的巨額債務置換到明年將變成高基數效應,成為來年經濟再度下滑的推手,而屆時寬松貨幣政策必然會卷土重來。

            所以在我們看來,寬松貨幣政策的趨勢未變,但可能過程被拉長了。之前市場預期今年降息會到底,股市會一把漲到天上去。但現在來看政府的做法應該是寬松貨幣和積極財政交替使用,所以我們應該在寬貨幣時保持積極,在積極財政時休養生息。

            

            短期或有降準不過是為對沖

            華爾街見聞曾提到過MNI 17號的一則報道,其援引知情人士稱,本月到期的MLF總規模約6700億元,至少部分不續作。由于當前3.5%的利率不夠有吸引力,銀行要求不續作中期借貸便利。

            這引發了市場對近期降準的猜測。國信證券固收研究認為,在年度中期市場流動性波動壓力加大、穩增長政策延續以及MLF有可能不續終止的條件下,降準的可能性明顯加大,最終這種組合可起到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的作用。

            只不過,降準可能起到的更多是對沖作用?!?strong>假如MLF續作終止,則在穩定經濟增長背景下,中央銀行有可能采用其他模式來補充缺失流動性,降準或重新啟動逆回購公開市場操作成為可能。”

          標簽:央行|降息|降準
          責任編輯:王華峰 王華峰
          我來說兩句
          請您文明上網、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。
          你至少需要輸入 5 個字    昵稱:       
          特別說明:轉載內容(即來源未注明“晉江新聞網”或“晉江經濟報”的稿件)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;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(即來源未注明“晉江新聞網”或“晉江經濟報”的稿件)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          論壇熱貼  〉
          起碰日穴手机在线视频_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_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
          <video id="h9t8k"></video>

          <object id="h9t8k"></object>

          1. <wbr id="h9t8k"></wbr>

              <u id="h9t8k"></u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