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video id="h9t8k"></video>

<object id="h9t8k"></object>

    1. <wbr id="h9t8k"></wbr>

        <u id="h9t8k"></u>

          首頁 財經資訊 銀行 保險 擔保 證券期貨 小額貸款 典當拍賣 財富經 理財案例
          您當前所在位置:晉江新聞網>>金融頻道>> 財經資訊 >>正文

          網銷保險存隱憂 只提收益不提風險被叫停

          www.phatpiticom.com來源:中國經濟網2014-05-19 10:50我來說兩句
            

           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,讓傳統金融機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此前,迫于“寶寶”們的各種壓力,各家銀行紛紛推出“類寶寶”產品,由被動應戰變為主動出擊。而今,這股勢頭轉角來到了保險行業。相比銀行的被動應戰,保險業主動“觸網”使得保險互聯網的規模日漸擴大,網絡或正在改寫保險業原有的銷售渠道。

            互聯網對保險的顛覆性“可能比銀行還要大”

           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,今年一季度,每1000元人身險保費中有5.3元是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實現的。目前已有47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了互聯網渠道銷售經營業務,網銷年化規模保費共計27.12億元,占一季度人身險行業保費總收入的0.53%,與2013年全年相比略有提高。

            看起來微增的一個數字,只是亟需膨脹的“保險互聯網”總規模的一個縮影,“這說明互聯網保險的發展還處于初創期、導入期,行業內普遍認為互聯網保險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,但從開展到壯大還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?!敝斜f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。

            不過,互聯網金融的觸角已經開始滲入保險業。一組數據可以令保險業對互聯網渠道的熱情更為具象。

            據日前中保協發布的《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》顯示,截至2013年底,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達291.15億元,近三年的總體增幅高達810%;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逾60家,家數年均增長率達46%;投保客戶達5436.66萬人,三年間增長了5倍多。

            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曾斷言,互聯網對保險的顛覆性,“可能比銀行還要大”,如此看來,這個斷言正在變為現實。

            險企趕時髦聚焦朋友圈玩法不同各有千秋

            過去的一年有很多保險產品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:賞月險、鞭炮險、愛情險等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。不過比起各種噱頭的互聯網保險理財產品,時下,最熱的互聯網保險戰場要數微信。

           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,目前,包括陽光、平安、泰康等在內的保險公司均將社交性、娛樂性與傳播性作為保險產品營銷的主要方式,掀起一場朋友圈里的保險保衛戰。

            如陽光保險旗下首款互聯網金融產品——“搖錢術”,通過朋友圈銷售,其預期收益率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該產品本身固定為4.6%的年化收益率,另一部分則采取隨機“搖取”的方式獲得。平安在朋友圈里推出“千萬紅包大派送”的活動。只要在活動頁面點取“領紅包”就會隨機出現一款贈送給消費者的保險產品。最先在朋友圈發起“求關愛”互助保險的泰康人壽也不斷開始嘗試新花樣,推出“飛常?!薄?/p>

            雖然打著互聯網保險的旗號,但產品內容依然是原有內容,對接的無外乎是萬能險、意外險、航空險等,只是玩法變了,通過搖、領、送、求等方式增加了娛樂性。

            網銷保險存隱憂“只提收益不提風險”被叫停

            有業內人士指出,相比線下,網銷理財險的資金門檻比較低,但實際上存在缺少保障,風險提示不足,過多強調收益,銷售不規范,維權難等問題。更有媒體報道稱,去年以來,網銷保險取得不錯的市場反應,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在于其“只提收益不提風險”。

            對此,保監會網站于近日公布《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經營互聯網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(征求意見稿)》,規定經營期間償付能力保持在150%以上的壽險公司才可以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,而且須明示保險產品屬性,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字樣并充分履行風險提示義務。

            不過,在中國經濟網記者瀏覽一些網站的保險銷售平臺時發現,“穩定收益”“零風險,保本高收益”之類的宣傳字眼依然存在,風險提示方面,字體小,很難發現。

            網購保險理性選擇建議:抵制誘惑不跟風

            雖然網銷保險理財產品實質上沒有發生變化,但是其體現形式大多發生了改變,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應該在清楚地了解本質后再進行投資的選擇。

            有專家表示,保險產品功能的最終定位應該在保障上,那些創新的個性化保險產品,以及強調“高收益”的保險理財產品,有拼“噱頭”的嫌疑,建議投資者在購買時還應從自身需求出發,避免盲目追風購買。

            此外,網銷保險產品還隱藏著另一層次的風險,即對于理賠范圍的界定,因為對此類保險的保障范圍有時候很難進行明確的劃分。

            中國經濟網記者建議投資者在網上購買保險時,應加強對風險的把控,切勿盲目追高,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,不可輕信高收益的誘惑而上當受騙。

          標簽:收益不|互聯網|保險產品
          責任編輯:杜思思 杜思思
          相關新聞
          我來說兩句
          請您文明上網、理性發言并遵守相關規定。
          你至少需要輸入 5 個字    昵稱:       
          特別說明:轉載內容(即來源未注明“晉江新聞網”或“晉江經濟報”的稿件)文章僅代表原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;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(即來源未注明“晉江新聞網”或“晉江經濟報”的稿件)侵犯了您的權益,請您來電或來函告知,并提供相關證據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。
          論壇熱貼  〉
          起碰日穴手机在线视频_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_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
          <video id="h9t8k"></video>

          <object id="h9t8k"></object>

          1. <wbr id="h9t8k"></wbr>

              <u id="h9t8k"></u>